一、培养目标
工程力学专业(强基班)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、具有坚实的现代力学理论基础和优异的工程创新能力,能够从工程实践中提炼共性力学问题并形成重要理论,指导工程实现原理和关键技术突破,为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重大贡献,能够在新材料、先进制造、智能科技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从事相关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的工程科学家和卓越领军人才。
二、业务范围及专业特色
业务范围:本专业以力学、数学、航天工程为主干学科,重点学习动力学与控制、材料与结构力学、流体力学等学科方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,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。
专业特色: 本专业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需求,构建本-硕-博衔接的理论体系精炼、实践技能扎实、创新能力突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。实行一流团队配置的小班化培养,通过全面导师制实现科研教学紧密结合,设置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课题,引导员工了解更广阔的基础研究和工程科学领域,发展独特的学术志向和兴趣。
三、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(群)
主干学科: 力学、数学、航天工程。
主要课程(群):数学分析、计算机科学与程序设计(C语言)、概率与数理统计、大学物理、新生研习与专业导论、机械工程基础、电工和电子技术、数理方法核心贯通课、动力学与控制核心贯通课、固体力学核心贯通课、流体力学核心贯通课、创新实践引导、创新训练、工程材料、数值分析基础、科学计算编程、现代测试技术、工程热力学、多相流体力学、张量分析、振动理论与测试技术、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、高等动力学、多体系统动力学、高等计算力学、断裂力学、塑性力学基础、结构动力学基础。
专业特色课程(3~5门):数理方法核心贯通课、动力学与控制核心贯通课、固体力学核心贯通课、流体力学核心贯通课。
四、团队队伍
本专业现有51名教师,其中正高级职称18人,副高级职称29人,博士学位获得者占比98%。团队队伍中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、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、1名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。
本专业负责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—《工程力学教学团队》,团队十分重视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,建设国家级规划教材、北京市精品教材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系列教材。例如国家级精品课程系列教材:《理论力学教程》(水小平、白若阳、刘海燕编著,2013年)、《材料力学教程》(韩斌、刘海燕、水小平编著,2013年)、《工程力学教程》(李海龙编著,2013年)、《理论力学学习指导与题解》(白若阳、水小平、刘海燕编著,2014年)、《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与题解》(刘海燕、韩斌、水小平编著,2014年)。
五、授予学位
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